福建广鑫管道科技有限公司
地址:福建省长乐市鹤上镇滨江商贸城露天11#-2
电话:+ 0591-28922051
传真:+0591-28922053
邮箱:589079@qq.com
行政手段的法律政策依据不充足,经济手段效果有限,如何促进钢企存活重组,既完成压减任务,又减少社会震荡,成为河北压减产能后半程最大挑战
到2017年底,压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,这是第一钢铁大省河北面临的国家任务。这一数量占全国压减产能的3/4,将对河北经济造成“伤筋动骨”般的影响。
截至2014年底,河北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采取环保、标准、能耗、奖补等法律、政策、经济、行政多种手段,完成炼铁、炼钢压减任务双过半。
这也意味着容易压减的产能已经压完,而后续的压减任务,将越压越先进,越压越难压。地方政府和企业将面临来自社会稳定方面的严峻挑战,严阵以待有可能出现的债权人和职工上访、下岗、就业安置、联贷联保企业互相拖累等问题集中爆发。
调研采访中,相关人士建议,为力求无震荡完成压减任务,应从政策资金支持、提高奖补标准、确保资金链条等方面给予支持。
多手段倒逼企业压减产能
据河北省发改委统计,“十二五”以来至2013年底,河北省已累计压减炼铁产能1385万吨、炼钢产能2176万吨,其中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072万吨、落后炼钢产能1564万吨。到2014年底,压减炼铁产能3184万吨、炼钢产能3896万吨,超额完成2014年压减330万吨炼铁、1500万吨炼钢的任务。
从今年到2017年底,河北还要用三年时间完成后续压减任务,河北省发改委副巡视员高俊钊介绍说,河北将继续采取环保、标准、能耗、奖补等多种手段倒逼企业压减产能。
一是加大环保监督执法力度。从2014年开始,河北对钢铁行业污染物排放采用比国家更严格的标准,主动扩大特别排放限值实施范围。今年,将继续提高标准,逼迫部分排放不达标企业投入巨资上环保设施。这一手段正在发挥作用,预计一些企业将被逼停,为下一步压减产能打下基础。迁安建源钢铁公司因为无力购买6000万元的环保设备而倒闭。
二是制定新的产业政策标准。几年前,河北将45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、35吨及以下转炉列为落后产能予以淘汰,高于国家规定的400立方米高炉、30吨转炉标准,国家规定的落后产能在2014年底前已经淘汰完毕。《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》再次把转炉标准提高到40吨,将为完成压减任务起到重要作用。
三是将惩罚性电价行使权下放到有关设区市,对高能耗企业、限制类装备实行差别电价、水价,通过抬高生产成本促企业退出市场。2014年,唐山征收差别性电价达1.13亿元。
四是用奖补资金提高压减积极性。在申请国家奖补资金的基础上,2014年,河北省财政拿出10亿元,按照每压减一吨炼铁产能奖补20至25元,一吨炼钢产能25至30元标准,对拆除装备的企业给予适当奖补。
行政手段强力介入
2013年9月,河北省政府与有关设区市签订责任书,将压减钢铁产能总任务、年度任务按指标分解到各市,各市再分解到相关企业。明确到2017年底,压减炼铁产能6672万吨、炼钢产能6726万吨。
据了解,国家规定的落后产能在河北已经基本淘汰完毕,2013年底、2014年初,河北分两批集中拆除23家企业的高炉26座、转炉19座,共压减炼铁产能1127万吨、炼钢产能829万吨。压减对象大部分是民营企业,其中有不属于国家规定的落后产能。第一批拆除450立方米以上高炉4座、40吨以上转炉5座;第二批拆除400立方米以上高炉7座、35吨转炉3座。
高俊钊说,河北钢铁行业整体装备水平高于其他省份,从去年开始,压减的多是不属于国家规定的落后产能,仅靠环保、经济、市场手段难以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压减任务,动用行政手段必不可少。武安市市长魏雪生认为,“目前,其他手段难以替代行政手段。”
记者了解到,一些企业的非落后装备被强制拆除,基层政府也在硬着头皮干工作。河北省工信厅副厅长周军堂说,敬业钢铁拆除的80吨转炉非常不错,还在创造效益,转炉拆完,高炉也不配套了。还有一些企业说,“要不是看在书记、市长的面子上,真舍不得拆既不落后,也没停工的炉子。”
河北省还明确要求,拆除设备“死要见尸”,必须录像、拍照存证,验收,销号。有债务抵押不能彻底拆除的,也要拆掉附属设施,确保不能复产。
同时,河北对71个违规钢铁项目处罚,16个项目拆除或永远停建,严控新增产能。河北省省长张庆伟表示,“绝不新增一吨产能,否则,党政同责,就地免职。”2013年,文安县县长王海因对违规钢铁项目监管不力被就地免职。
行政+市场“买死”弱小钢企
之前集中拆除的高炉大部分为450立方米以下,有的停产、半停产,有些是独钢、独铁企业。容易压减的已经压完,高俊钊表示,剩下的都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、在工信部备案、正常生产的产能,越压越先进,越压越难压,从今年开始,才真正是壮士断腕,伤筋动骨。
唐山钢铁产能占河北的一半,承担着2800万吨炼铁、4000万吨炼钢压减任务。2013年底前,唐山全部淘汰国家规定的落后产能。两年来,已压减炼铁827万吨、炼钢2057万吨。唐山市发改委产业协调处处长卞明江介绍说,“唐山提出1000立方米以下高炉、60吨以下转炉也作为相对落后产能加以淘汰,远高于国家标准和河北省标准。不这样就完不成压减任务。”
据介绍,按照唐山规定的相对落后产能标准,还有8400万吨产能市待压减,如果全部压减会“压过头”。唐山市仍然采取行政手段,将压减任务根据各企业规模大小按比例分配。为增强可操作性,建立市级产能指标交易平台,邯郸的做法也类似,最终目的都是把一些弱小企业“买死”。迁安市市长张淑云介绍说,“450立方米以下高炉还有17座,不可能全拆。把指标分配给企业,要么花钱买别人的,嫌贵就拆自己的。”
据记者了解,2014年河北钢铁行业赢利情况好于上年,经营质量好的企业赢利翻番,大部分企业能维持正常生产,尚未到停产倒闭的地步。河北省冶金行业协会副会长宋继军说,“‘买死’一家钢铁企业的价钱,不仅包括资产损失,还有债务、职工安置。企业没到濒临绝境地步,都不想被‘买死’。因此,产能指标能否顺利交易要看买卖双方如何博弈。”
可选路径越来越窄
记者采访了解到,对压减过剩产能的认识,政府官员及主管部门站位较高,但企业更多考虑自身利益。河北工信、发改等部门负责人认为,完成后续压减任务,行政手段的法律政策依据不充足,经济手段效果有限,可选择的路径越走越窄。
河北一些经营质量好的钢铁企业负责人认为,靠行政手段分配指标压减产能缺少法律依据,还可能把好企业压死。希望政府按照企业的社会贡献率,严格执行环保、税收、社保等法律,让环保不达标、偷税漏税、拖欠工资、社保缴纳不足的“劣质”企业退出市场。
实际上,河北正在采用环保、能耗、装备标准等非行政手段倒逼企业压减产能,短期效果不如行政手段立竿见影。用任何手段压减,企业、政府都面临着工人下岗、债务化解两大挑战。政府尤其担心,一些经营质量差的企业已经岌岌可危,压减产能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“最后一根稻草”,债权人和职工上访、下岗、就业安置问题会集中爆发。
记者了解到,不少民营钢企吸纳了双职工、占地工就业,家庭命运与企业命运高度关联,拆除一个高炉会有上千人下岗,企业停产上万职工将没饭吃。河北一家大型民营钢企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为了完成压减指标,2016年要拆一座450立方米高炉,2017年要拆3座80吨转炉。我个人的利益可以不考虑,几千人下岗怎么办?”另一家大型民营钢企负责人说,“拆我们2座35吨转炉,涉及2500名工人,背后是2000多个家庭。很多职工贷款买了房,收入没了,房贷咋还?”
钢铁生产需要设备配套,拆除高炉或转炉,等于生产链条被砍断。高俊钊说,“对单个企业来说,压产能的结果可能是拆完胳膊,断掉大腿,离死也更近了。”更严重的问题是,民营钢企之间联贷联保现象普遍,一家企业因为压减产能资金链断裂,可能引发一个地方全行业不良连锁反应。本文来源:瞭望观察网
期盼国家层面资金政策支持
记者采访了解到,地方政府最大的压力来自社会稳定,最大的希望是不让任何一家钢企死掉,而是在活着的时候被重组,既完成压减任务,又减少社会震荡。河北有关部门和多名民营钢企负责人,对完成压减任务力求无震荡提出六条建议。
一是《河北省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方案》)批复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,建议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推进机制,由国家发改委牵头,有关部委和河北省参加,定期召开省部联席会议,处理河北压减钢铁过剩产能和结构调整、转型升级等重大问题。
二是对列入《方案》的重大项目,给予长周期低利率贷款支持,促进联合重组、退城搬迁钢铁项目顺利实施。河北一些地方拟采取“减量置换、改造提升、压小上大、装备升级”的办法压减产能,希望中央将一些不在《方案》中的项目审批权也下放。
三是进一步提高压减产能补贴标准,加大资金奖补激励作用。目前,中央加上省、市补贴资金,压减炼铁、炼钢分别能得到约55元/吨补贴,虽然企业已提取部分折旧,但与资产损失相比,补贴标准仍偏低。河北钢铁行业曾贡献大量税收,为改善京津冀环境质量,需要做出巨大牺牲,建议中央像美、欧、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解决钢铁产业危机那样,拿出更多的资金赎买产能,给予兼并主体税收、土地、融资优惠政策。
四是在《方案》实施期间,适当降低相关企业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养老保险水平,减轻企业负担。统筹研究钢铁行业下岗职工安置、转岗政策,适当动用一部分失业保险金结余,用于职工再就业培训,扶持创业。
五是自2013年底以来,各金融机构对钢铁行业贷款高度敏感,压贷抽贷现象严重,部分钢铁企业资金链极其紧绷,建议中央协调金融机构对不同钢铁企业区别对待,防止出现集中抽贷后的不良连锁反应。同时,畅通破产钢铁企业的贷款呆坏账核销渠道。
六是河北压减钢铁过剩产能还导致经济失速、财政减收,建议中央支持河北做好“减法”的同时做好“加法”,在重大项目布局、用地指标、专项资金等方面给予扶持,做到“加”大于“减”,确保河北在结构调整、转型升级中爬好坡、过好坎、拐好弯、不失速。